云南部分三甲醫院強制消費待產包事件進展:健身鍛煉

時間:2023-10-19 23:24:09 作者:健身鍛煉 熱度:健身鍛煉
健身鍛煉描述::云南網訊(記者李星佺)日前,有媒體曝光了云南省部分三甲醫院存在強制消費的問題,對此云南省衛生計生委迅速展開調查并進行了嚴肅處理。6月2日,省衛計委主任李瑪琳做客金色熱線時向聽眾、網友講述了調查過程, 李瑪琳介紹,在媒體曝光了云南部分三甲醫院存在強制消費的情況后,當晚,衛計委就成立了調查組。調查組于第二天上午8時進入醫院,在今年1月至4月出院的產婦中,隨機抽取了140余位向其了解情況。103位產婦接通了電話,其中18位及其家屬反映有強制消費待產包的情況存在。但調查組沒有發現三家醫院產科與院內便利店存在經濟利益輸送的證據。 李瑪琳表示,媒體曝光的三家醫院在主動配合省市衛計委調查的同時,也展開了全面的自查自糾。提出了三項整改措施:第一,要求醫院在產婦入院后,把生孩子的整個流程以及所需準備的物品明白告訴產婦及家屬,讓其自愿選擇;第二,醫院主動收集產婦意見,及時處理相關投訴,并公開、顯著、醒目地把投訴電話明示,方便患者舉報;第三,監督電話在院內公布的同時,也向社會公布,主動接受監督,對醫院違反法律法規和違反醫療衛生行業建設九不準的行為,對當事人和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至于此次附二院的調查,李瑪琳表示,省衛計委已對涉及到的產科主任、護士長以及醫院管理部門的相關人員都進行了問責。 “我們再次對云南省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重申,嚴禁科室強制、暗示、要求患者購買使用指定的醫療輔助用品和嬰兒用品。”李瑪琳說。與此同時她還表示,在調查過程中,調查組也發現了醫療服務價格收費不合理的情況存在。 “現在生一個孩子在三級甲等醫院,生孩子的手術費包括整個手術室的成本加起來、醫務人員勞務費只允許收500元,從2000年到現在沒有調整過,還要免費提供很多服務,現在隨著電費上漲、水費上漲各種人力資源成本的上漲,醫院接生的越多,虧本越多。”這導致產科醫生護士更加辛苦,進而出現個別醫護人員為減少成本讓患者買待產包的情況。對此,李瑪琳表示,省衛計委已于5月24日和省發改委進行了溝通,希望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與生孩子的實際成本合理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收費政策。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生育的產婦越來越多。產婦護理包、嬰兒用品包,醫院提供這些商品原本是為方便患者。但記者在云南省一些三甲醫院調查卻發現,院內小賣部壟斷經營,醫護人員成了促銷者,醫生要求患者購買指定物品,不購物不做檢查。 待產包、嬰兒包不買不行醫生產房門口收錢 4月7日上午,三甲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產科產房大門緊閉,毛玻璃材質的門上貼有“產房重地、禁止入內”字樣,門口圍著十來名產婦家屬。9時50分許,一名女性醫護人員從產房內打開門,其手術服左胸印有“昆醫附二院手術室”字樣,沒有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她對著人群喊道:“許京芬的家屬!”“來了。”一名身著白襯衣的男子連忙應聲向前。 家屬:大部分待產物品自己準備了但醫生不準用 “把錢拿給我!725元。”男子遞過準備好的一疊錢,這名醫護人員點了一下,說:“待會找零給你。”說完退回了產房。許京芬的家屬告訴記者,這是醫生要求購買嬰兒包和待產包的錢,“里面有抱被、紙尿褲、吸收巾等,大部分我們都自己準備了,但醫生不準用。” 不一會兒,產婦劉倩的家屬又被叫上前,遞給這名醫護人員深藍、淺藍兩個提包,這是他們提前在醫院買好的。“你一定要提前買好這兩個包,否則可能誤大事。”據劉倩的丈夫說,妻子在進產房前做B超時,產科B超室醫生問他有沒有購買待產包。“我說沒買,她說等我買了再給做B超。我到樓下小賣部買了回來再重新排隊,等B超單打出來羊水都破了。”劉倩的丈夫說。 家屬:醫院的待產包價格貴很多東西用不上 據記者1個多小時的觀察,產房醫生多次開門收錢,或接收家屬提前買好的待產包。在此期間,一名護士用載貨小車拉著一堆待產包進入產房。多名家屬對記者表示,醫生明確要求到醫院小賣部購買這兩個包。“價格貴,很多東西用不上。”一名家屬說。另一名家屬在一旁小聲抱怨:“媳婦在里面躺著,要你交錢你敢不交?” 在產科接待臺,記者向一名女醫生咨詢:“嬰兒包自己準備行嗎?”“不行!”“怎么辦呢?”“統一在這里買!” 待產包多在科室或指定商店購買價格300-700元 3月31日,在云南省最大的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辦理入院手續處,產婦李敏在登記入院信息時,醫生吩咐其家屬到便利店購買待產包。 另一名產婦謝瓊雁在登記時,這名醫生拿出一份《入(出)院健康指南》,在“新生兒用品包”處畫了一個大圈,“這個必須要買,你到一樓便利店買!” 3月9日,在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記者發現這里同樣要求產婦購買指定待產包,而且待產包由產科代售。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醫院都有共同點:在科室或到指定的院內商店購買,院內、院外周圍只有一家商店出售指定物品;只能用現金,價格在300多元至700多元不等。 有醫院兩年待產包賣了240萬元 據了解,各科室尤其像產科、兒科的患者在治療、住院過程中均會不同程度需要一些醫輔或生活用品,這些商品不屬于醫療用品,醫院并不能出售。 為何強制買指定待產包?醫生:自帶物品未消毒易引起感染 為何強制要求購買指定待產包?附二院產科4月7日當班護士對記者表示,家屬自帶的抱被等物品未經消毒,進產房易引起感染。附一院產科醫生說,按照消毒管理辦法規定,接觸皮膚黏膜的醫療器械、器具和物品須達到消毒水平。院內小賣部出售待產包為患者提供了方便。 有患者提出質疑,以附二院內小賣部出售的725元的兩個包為例,內含新生兒抱被、血液墊、吸收巾等21件物品。“就算里面真空包裝的嬰兒抱被是合規定的,難道不能缺什么買什么嗎?”一名家屬說。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情況,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附二院小賣部銷售了待產包6000余套;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附一院便利店銷售待產包內主要物品售價203元的嬰兒睡袋7900余件。 附二院小賣部兩年時間內待產包一項銷售額超過240萬元;附一院便利店開業六年銷售額超過9000萬元,2015年接近1300萬元,其中嬰幼兒用品一項近120萬元。 附一院、附二院均否認存在強制消費 5月6日,附二院副院長鄧丹琪對記者表示,根據院內規定,嚴禁在醫務科室出售物品,嚴禁科室收現金,嚴禁強制患者購買商品。鄧丹琪隨后說:“醫院日前對產科和兒科進行了檢查,沒有強制患者購買物品的行為。” 鄧丹琪同時表示,患者在醫院內需要使用的生活用品不屬于醫療用品,所以也不存在規范化的要求,無論是自帶還是新買只要能用就行。 有醫院便利店和科室之間按比例分配利潤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便利店有兩種管理方式:一種是由個人承包,其經營所得表面上與醫院毫無關系;另一種是醫院“借殼”經營,其營銷收入進入醫院財務。 5月6日,鄧丹琪對記者表示,院內出售待產包的小賣部從2009年開始向社會公開招租。記者發現,小賣部營業執照上的經營性質是“國有分支機構”,食品流通許可證上的主體類型是“國有企業”。6年多來,這個小賣部一直租給一名叫董曉云的人,此人是附二院的一名職工。 以產科需要的待產包為例,記者粗略調查發現,院內3家小賣部,院圍墻一周約6家小賣部,再遠一些有10多家商店、藥店均無此待產包出售。與這家小賣部一墻之隔的另一家個體經營的小賣部,店員笑笑說:“你去他們家買,我們不賣。” 5月12日,附一院副院長倪師今對記者表示,院內便利店由醫院全額投資,實行醫院財務統管,進行獨立核算。由于醫院無權經營小賣部,便以職工張琳名義辦理了營業執照。張琳出具的情況說明顯示,該便利店實際歸屬于醫院,經營收入與其無關。 發表評論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云南部分三甲醫院強制消費待產包事件進展-健身鍛煉】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